尚德 · 乐学
当前栏目: 教师随笔
四史助力成长 家班共沐芬芳
发布日期:2021-08-20 16:07:28   发布人:教导处   点击率: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小学 陈雨悦

摘要: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深入孩子的心,有样学样;也都说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想要教出怎样的孩子,自己就得做出怎样的榜样。对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模仿到自我的阶段,父母和老师都是引路人,通往成才的道路正需要双方互相合作。前有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对富有朝气、富有活力的中国少年寄托振兴中华的殷切希望,后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前赴后继上抗美援朝前线的英勇战士,他们,无不展示了我们民族和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爱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你、我、他,离不开科技、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不断进步,更离不开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的爱国情。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家班共育  “四史”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四史”,分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市委、市教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党员们的必修课,也是少年儿童的必修课。对于少年儿童,太深刻、难以理解的思想就需要以家班共育的形式开展,从而内化形成爱国情怀。

一、学史明史 筑牢阵地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我校地处奉贤东乡,是一所新农村小学。学校85%的学生、家长来自五湖四海,多为务农、务工人员,背井离乡来到奉贤打拼,只为给孩子、给家人过上好日子。家长从小生活在家乡农村,成年后出门打工,见识了上海的繁华,见证了奉贤的发展变迁。在他们看来,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工作机会,同时也脚踏实地,努力想要做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而学生们不一样,他们从小就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奉贤,相当于“土生土长”,没有经历过家乡生活和奉贤生活的区别,也自然地就不能体会家长们常说的珍惜在奉贤的生活。

我班从认识“四史”、学习“四史”开展各项活动。要想深入探究、学习,首先要做到了解,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能付诸于行动。

1、以班会课为主阵地,激发课程活力

课堂教学是班主任的基本功,课堂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在学习时是否有兴趣和乐趣,是否从课堂中吸收到了知识和能力。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学史知史”系列主题班会。

从党史开始,先给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上网站或查阅相关书籍,查一查什么是“党史”。如第一小组查找成立背景、第二小组查找“大革命阶段”和“土地革命阶段”……每组查找的内容不相同,以便在课堂上分布交流。网页上的解释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这些词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接着依托班级交流平台,让家长提前自行学习自己孩子查阅的内容,然后与学生合作,将学生查阅的资料进行审阅,而后学生对家长提出自己感到不理解的地方,和家长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探讨。教师提前备课,将学生能查阅到的资料进行预设,在某一个环节中穿插知识交流问答环节,以便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一周的交流,到了班会课时,教师开始进行小组“党史”讲解和知识大比拼几个环节。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班级氛围,又让学生“学史知史”,还促进了家班共育的脚步。

2、以家校沟通平台为辅阵地,激发课堂延展性

家校沟通平台一般都是以班主任为主,例如推送学校的活动信息、告知家长学生学习的情况或是家长在班级群中的沟通交流,反而我们建立沟通平台的目的的主角——学生,没有在群中有可以主动交流的消息的机会。

为让学生学到“四史”后,能“明史记史”,我班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明史记史”趣味推送。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所查到的“四史”进行整合,分门别类,制作成一份公众号推送的小报。接着请家长帮助孩子做成QQ中的班级公众号推送,每日一组。学生对于电子产品比较喜欢,听到这样的活动,他们都显得很兴奋,迫不及待要开始和组员交流如何设计,也和家长沟通他们设计的想法和初衷,希望能尽量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一个内容进行全班推送。家长也特别配合,我制定了一个推送计划:时间、内容、小组……公布在QQ群内,家长就能提前知道自己需要几天完成,以确保当天的推送内容准时出现。

推送后,我还向学生和家长提出一个要求,要在你自己印象深刻的“四史”下面留言,不限字数,但要写出真情实感,每人至少写3次,这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明史记史”,而不是走一个趣味推送的过场。在两周后的一天,我建立了一个群内投票,当晚18点,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选择投票,票选出人气最高的推送帖,在班级外的电子班牌上进行展示。我校的电子班牌是每班一块,在每班班级门口,只要是公开的推送内容,全校都可以看到,因此学生和家长都比较积极,希望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展示在全校面前。

3、以地方红色资源为辅阵地,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可以琢磨好久,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虽然爱国这样的情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但学生对于离他们年代较为久远的历史,不仅了解不够,而且有时难以理解。为此,我班开展了一次具丰富意义的“亲子小队活动”。
    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之际,我带领学生来到洪庙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青村镇“烈士陵园”、奉贤区博物馆等多个红色基地,先让学生参加、听讲解,再让他们挑选自己最有感悟、有感触、有感动的一块内容深入了解,用询问讲解员、查阅档案馆等方式,制作一份自己的讲解内容,这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历史,又让他们找到了一定的理解历史的方式,不少学生表示他们被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震撼了、感动了,无形中加深了他们的爱国情。接着就是“亲子小队”活动时间,每位学生带着父母来到自己讲解内容的地方,做一回“小小解说员”,为父母讲解他们自己查找、发现、钻研的历史,父母的认真倾听和眼神交流,能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陪伴和鼓励,使亲子关系更紧密了。

二、悟史践史 落实行动教育

1、以少年之名,共筑爱国卫生城墙

老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学习了“四史”、感悟了“四史”后,我还结合现在的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社会实践。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为我国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上海在2019年7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学校刚实行起来难度较大,因为农村小学的家长和学生的分类意识比较薄弱,垃圾的分类也比较困难,比如湿纸巾到底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每一个厨余垃圾都是湿垃圾吗?

     为此,我班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活动。在班级里,我上了一堂“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班会课,从为什么要分类、怎样分类、如何做好分类这几点方面展开,让学生更新对“垃圾”的认识,了解不起眼的垃圾却有我们不知道的大知识。一节班会课并不能完全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垃圾分类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变人民的思想从而主动、自觉地完成分类工作。下课后,我布置了几项不一样的回家作业:

1、给爸爸妈妈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

2、做一只“小小啄木鸟”,检查家中是否有分类错误的现象;

3、如果有,则向爸爸妈妈指出,说明理由后整改。

4、发放自己设计的家庭垃圾分类自查表格,内容由我发现了______,我整改了______,我明白了_____。几方面组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主动发现到积极整改最后实践“垃圾分类”。同时也预告在下一周的班会课上将进行小小啄木鸟评比。在这节课后,我也在班级群中与每一位家长联系,希望他们能积极配合这项工作,并带着学生在小区集中分类的地方做好志愿宣传工作。

还未到评比时间时,许多家长和我反应,学生对于分类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在家中宣传自己知道的分类知识,还要考考家长,在家会对着垃圾桶琢磨,找到一个分类错误的地方会积极和家长交流,并完成整改。家长也主动带着学生来到集中分类站点,做一个小志愿者,一边做好宣传,一边检查扔进去的垃圾是否分类合格。在这样班级普及知识后走出课堂,带着课堂的知识走进家庭,家长带领实践的几个链接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有了一定的体验与收获。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等到下一周评比的课堂,交流自己的感想了,这既激发了课堂活力,又增强了课堂的延展性。

2、以少年之名,共筑爱岗奉献城墙

2020年的上半年注定不普通,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无私奉献撑起了我们健康的蓝天。其实,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可以是警察、是居委会阿姨、是志愿者……

为让学生深刻体会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班开展了一项“小记者——发现身边的美”的小队活动,由学生做小记者,探访在疫情期间奉献的人,可以是保安、阿姨等。

首先,我先在班级里传授做记者的责任和义务:记者是担任采访报道摄影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到挖掘身边人的事迹,要有不断学习的毅力,要有追求真相的执着等精神。接着,家长在家里配合学生思考,交流,先确定一个采访的对象,再细化自己需要采访的内容,可以提几个问题,也可以让对方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新路历程等,该项内容自行设计;然后由家长陪同学生前往采访,家长负责摄像、摄影、录音等,最后,学生写成一篇采访稿,家长进行检阅,和学生交流需要修改的地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身边真实示例中感受到了爱岗奉献的精神,也在和父母合作的过程中懂得了交流。

三、知史爱国  温润思想建设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以书面、说教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笼统,以丰富的家班活动、丰富的家班形式开展,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在活动中领悟、在活动中感恩。从家长层面来说,这样的共育方式增加了他们教育、教导的多样,从家庭走出去,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从学校层面来说,这样的共育方式增加了我们教育、教导的丰富,而不单单停留在35分钟内,相信在这样一次次家班培育的环境下,学生的爱国激情在心中油然而生,达到了一种“温润于心”的教育成果。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上海奉贤区青村小学
联系电话:(总机)57561388 学校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人民路37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