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 · 乐学
当前栏目: 教师随笔
寓贤于教 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发布日期:2021-08-20 16:08:13   发布人:教导处   点击率: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小学   邬春花

奉贤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地处上海市南部,从市区一路向南,就到了“贤美文化”的发源地。“敬奉贤人 见贤思齐”,作为学校教育如何让“贤美文化”深入人心,一直是我们深思的问题。我校地处青溪古镇,相传孔子七十二学子中的言偃到青溪讲学,由此得名。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本着“让每一个梦想都自由飞翔”的办学理念,“整体育人、人文育人、贤文化育人”为主线传承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夯实学校发展的文化根基,以尚德·乐学校训,把青小学子培养成为“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新时代贤少年。

一、计划部署与落实

(一)以学校顶层设计为指导,逐级逐层“套娃式”计划实施

每学期学校将“贤文化”课程学习,纳入学校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与方向指导德育处实施。德育处围绕学校目标,在计划中将“贤文化”列为学期重点工作之一,同时制定“贤文化”落实实施方案,有效指导各年级、各班级明确任务、开展工作。年级组和班主任在期初根据德育处计划中布置的任务,制定年级组计划和班主任计划并分年级、分时间进行计划的交流,学校安排相关领导进年级指导,明确任务和内容。德育主任分派在三年级组内,指导班主任重点开展“贤文化”的落实,尤其是读本的学习和使用方面,更是详细沟通与布置,将重点工作做到无缝连接。通过校长室-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三年级班主任“套娃式”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工作做实、做细,条线清晰,责任到人,负责到底,形成学校上下齐心协力共“贤人”的全新局面,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打造“贤文化”学习基地

我们整合家庭、社区资源,建立三位一体“贤文化”育人机制。依托市级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青村镇近20个社会实践指导点、周边地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地域优势,开展每周一次的“领巾社区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依托青溪古镇资源,确立与校本课程建设关系紧密的视角,开设古镇寻根“美在老街”等德育课程。在用好“贤文化”区级读本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广泛收集“贤文化”地域资源,丰富学校“贤文化”教育课程,并在吴房村中版书房、奉贤博物馆、贤园等公共文化场所和遗址建立学生“贤文化”探寻基地

二、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校园文化润“贤人”

我们以“尚德 乐学”校训为主线,“三风一训”作为学校育“贤”人的有效途径。在校园醒目处建造“三风一训”墙五幢教学楼命名为尚德楼、尚贤楼、尚志楼、尚健房、尚食楼,与校训精神融合一体注重楼道文化建设,展示、介绍名人名家贤人贤事;开辟班级文化版面、年级组文化版面、三年级班级书橱内放置贤文化教育读本等途径、阵地,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注重宣传阵地建设,建健康长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象棋亭环境布置凸显教育性、艺术性,浓郁育人气氛,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改造校园网开辟“贤文化”专页,设计青芽报铺设“贤文化”专栏,完善红领巾广播聆听“贤文化”专题,处处可见的贤文化踪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灵。

(二)课程学习育“贤人”

上位的学期计划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方向,而计划掷地有声的落实却是工作的关键。我们采用一个专题、两次专研、每周四青芽阅读的活动形式,实施贤文化课程的学习。德育处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组织开展“尚德杯”班队会评比活动,开展至今已有六届。近两年的主题围绕贤文化教育开展,如“我爱贤文化”、“校训引领我成长”,通过主题评比活动,提高学生对贤文化的深入认识,引导学生识贤、知贤、学贤、践贤,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每学期安排2次以上的贤文化主题班(队)会,每次上课的前一周,由年级组长组织安排组内班主任进行研讨,分工合作、寻找素材、撰写教案、设计PPT等,发挥集体的智慧,共享劳动成果。每周四午会,开展青芽阅读活动,三年级精读贤文化读本、一二年级阅读中华经典绘本、四五年级诵读优秀传统诗词。同时,“贤文化”落实的主阵地,语文、道法、品社课等注重学科的渗透,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贤文化”教育有机融入学科课程,真正实现让“贤文化”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实践活动,发挥“贤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

(三)传统文化出“贤人”

年来,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越来越重视,我校的非遗特色课程“黄梅戏”“舞韵莲湘”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热捧与喜爱。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贤”字为核心,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特色教育,使之贯穿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先贤、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智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四)活动实践做“贤人”

分年级、全覆盖持续深入推进“领巾社区行”活动已逐渐成为学校品牌活动。每学期有专项计划,每次活动方案、有过程、有小结、有评价。活动内涵丰富,融合志愿服务、古镇寻根、非遗传承、“贤”迹探寻、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等系列;每周五下午走出校门来到不同的实践基地进行体验,活动形式新颖,深受学生喜欢,课程推进有声有色,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课程内容:

内容   

对象

领巾传承传统文化

领巾添彩贤城美

领巾“奉贤美、奉贤强”寻访活动

领巾

爱心汇聚

参观体验

国防教育

一年级

青溪老街

(参观)

青溪生活驿站

晨光文具

青溪中学

消防体验馆

阳光家园

二年级

青溪老街

(体验)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浦东电线电缆

消防支队

阳光家园

三年级

青溪老街

(传承)

中版书房奉贤店

吴房村农耕馆

青村检察室

烈士陵园

四年级

青溪老街

(寻访)

红星生活驿站

气象局

上海申亚特色果蔬科普园

敬老院

五年级

青溪老街

(探究)

陶宅乡土文化教育基地

恒润数字科技

73181部队

敬老院

三、特色品牌建设

我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将“贤文化”建设和地域特点相结合,设计并开发“小青鸽”德育探究课程,包括:实践体验课程“领巾社区行”;艺术人文课程“溪韵黄梅”“舞韵莲湘”“趣味刻纸”;科技创新课程“校园泥吧”,丰富学生活动体验。

(一)本土文化进课程,争做贤文化传播者

1、贤文化寻根与领巾社区行相结合

每学期每周五下午开展的领巾社区行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尤其是“古镇寻根”更是为学生开拓眼界,探究古镇的历史、名人等,零距离感受古镇的“贤美文化”。只要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活,都要经历五个阶段的青溪老街“寻根活动”。根据年龄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一年级参观古镇美景;二年级体验古镇风情;三年级传承古镇文化;四年级寻访古镇特色;五年级探究古镇变迁。开展活动有:小小爱心美老街 志愿服务创贤城”、“童心迎国庆 争当贤少年”、“童心向党走近党”、“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等活动,领巾社区行之爱心小天使社团获第四届学生活动节“百家特色社团。

2、家乡土壤探究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我校2015年起立足地区资源,积极探索“校园泥吧”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采用家乡土壤探究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模式,玩泥巴”为教学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课程共五个单元十四个主题。它是涉及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综合课程,包含大主题系列:一是引导关注生态环保的土壤探究;二是土壤采集与工具的设计改良;是借助信息技术的作品设计与成果展示;是培育科学探究精神的小课题研究等。

2016年《动手做报》第1390期作专版介绍;获第31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区县示范奖”“动手做实践奖”;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杰出STEM项目奖”。2017年6月,学校成功举行由区教育学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主办的“让农村娃再玩一次泥巴”——青村小学STEM课程“校园泥吧”研讨暨科技创新特色项目成果展示活动。《新闻晨报》第6737期宣传报道。“校园泥吧”社团获奉贤区“百个特色社团”。2018年5月获“真爱梦想杯”第四届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

    通过“校园泥吧”校本特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让农村孩子关注家乡土壤生态,通过参观体验、实地考察、动手实践、设计制作、主题创想、课题研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倡导保护环境、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成为热爱家乡的“小贤人”。2018年12月,参加全国第十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3、还原古镇风貌与“校园泥吧”课程相结合

我们重点开发“校园泥吧”课程,除了对家乡泥土的探究,我们将家乡的原泥研制成可以捏塑的青泥,将青泥捏塑出各种作品。通过指导学生认识老街的建筑特征,学习简单的力学知识,从而制作完成老街的建筑模型,通过制作砖瓦结构和泥瓦结构等特色,还原出古色古香的青溪老街。将青村的小桥流水、风土人情用泥塑的方式惟妙惟肖地展示。2017年12月,“校园泥吧”课程被评为区校本特色课程;2018年5月,“真爱梦想杯”第四届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获特等奖。

(二)传统戏剧进校园,学做非遗传习人

黄梅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是一代代人的口传心授。我们本着“弘扬传统文化 传播民族艺术”的理念,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戏曲,学习得唱、念、做、表,感受戏曲的手眼身法步,在传统剧目学习中懂得仁、义、礼、智、信,感受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发自内心的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学做非遗传习人。

“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我校“黄梅戏”项目发展的过程,将重要事件一一进行罗列,清晰直观的展示。

2015.09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将黄梅戏”项目引入校园,成立校级社团“溪韵黄梅”,通过课程研发、欣赏戏曲、学习表演,每周6课时(“快乐活动日”2课时、学校少年宫4课时),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区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2018.08确立《依托“溪韵黄梅”校本课程建设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项目,成立了核心项目组,校长任组长,少年宫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2018学年开始实行“年级普及与社团提高”相结合的模式。

1.全年级普及

2019.03开始,以“黄梅戏”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把“翔梦教育”理念蕴含其中,系列丛书塑造“小青鸽”“小白鸽”为“青小学子”人物形象,穿插进系列内容。在黄梅戏学习中,把学校的黄梅戏特色文化以卡通人物故事的形式融入校本课程之中;

以年级为单位落实课程推进,以班会课为主阵地,各年级开展了3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黄梅戏+”形式的主题教育体验活动;

以社会实践、节庆教育为契机,开展内涵丰富、融合社会考察、非遗传承、经典曲目的校、社区、镇、区各级展演等活动;

创新“快乐活动日”“学校少年宫”课程,黄梅戏与传统刻纸、校本特色泥巴捏塑等结合,开展黄梅戏经典人物形象刻纸、捏制;

与校本特色课程“领巾社区行”结合,走进敬老院、部队等场所展演,开展志愿服务、双拥活动;

“阳光电影行”结合,2次组织师生、家长观看黄梅戏演出,触角延伸到家长;

与研学活动结合2019.07开展黄梅戏安徽寻根之旅,探寻黄梅戏历史,在普及和弘扬黄梅戏艺术的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和展示的平台。

2.社团提高

社团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普及课程学习之外,跟以往一样,每周6课时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每学期学习、排练一个经典曲目,定期展演、汇报。

学校开发一~五年级共五册校本课程,一年级《认识黄梅戏》、二年级《走进黄梅戏》、三年级《学好黄梅戏》、四年级《爱看黄梅戏》、五年级《会演黄梅戏》。课程涉及人文、艺术、历史、技术等领域的综合课程。

通过五年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和学习热情,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戏曲及热爱祖国的高尚热情,争做“我是经典传习人”。

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贤德少年。

3.获得荣誉

刘馨蕊获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荣获“百名校园戏曲之星”称号;2019年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优秀集体节目”称号;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称号”(集体);杨心蕊、朱晨冉获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荣获“百名校园戏曲之星”称号;2019年奉贤区中小学戏剧大赛(小学戏曲类团队赛)二等奖2个;朱晨冉、蒯榕榕获2019年奉贤区小学生戏剧大赛(个人赛)三等奖;杨心蕊朱晨冉获2018年奉贤区中小学生艺术单项比赛获戏剧类银奖;郑舒文付天屹获2018年奉贤区中小学生艺术单项比赛获戏剧类银奖;2019-2020冠军好儿女书香中国经典传承城市巡回赛大型文化主题栏目采风上海赛区《青少年戏剧文化传承》参赛参演组织单位;2019年“美丽健康 阳光曾在”奉贤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学校少年宫优秀成果展示

2021.05.18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上海奉贤区青村小学
联系电话:(总机)57561388 学校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人民路37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