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沪教委规〔2019〕9号)文件精神,根据《奉贤区推进“人文课堂”教学指导手册》及《奉贤区中小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工作要求,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加强我校作业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学习,明确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每一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准确把握学科教学规律和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通过精心组织并有效实施作业,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把“减负增效”落实到作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业管理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奚玉兰
副组长:陈海娟、邬春辉
组 员:班子其他成员、年级组长、班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二、明确要求,有效落实
1、作业的布置和实施:
(1)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启发性、层次性、趣味性,努力研讨校本作业“乐学单”,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巩固提升,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2)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当,注意口头和书面作业相结合,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3)课堂练习要与教学过程和谐统一,努力做到学练一致,倡导使用具有支架作用的“乐学单”,并在课内基本完成,力求不拖至课外。
(4)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分层布置作业,提供学生选择的机会,力求不搞“一刀切”,发挥好“辅优补差”的功能,从而减少个体间的差异,提高均衡度,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5)课外作业的总量要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同时保证每天绝大部分学生能在校内完成,努力让书面作业不出校门。
(6)各备课组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统一簿本配备,统一书写格式,统一书写工具,统一批改符号,在学期初上报作业类型和所用本子,并统一作业的书写格式,教导处将随意抽查上报的作业。各学科教师严格控制作业量,不得无故长时间布置超出计划的作业。
(7)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
(8)丰富作业形式,教师不得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教学辅助资料或学习类APP,不得布置手机作业,或使用手机布置作业。课外作业力求形式多样,严禁题海战,可结合布置一些口头类作业、动手类作业、实践类作业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业。
2、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1)教师应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当天作业当天批改,批改采用A、B、C、D等第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
(2)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题例,及时进行反馈、评讲。
(3)作业批改一般采用“全批全改”,对某些可采用“面批面改”或学生“互批互改”的作业备课组要统一上报,尤其是学生互批互改的作业在学生订正后要有老师的批阅鉴定,以免家长误解。
(4)教师批改用红笔,应注意整洁,不乱涂作业,准确处“√”表示,应批在学生作业右侧,尽量不遮盖学生的作业;错误处用“O”作提示。坚决杜绝一个大“√”现象出现。
(5)批改的等第、评语不能潦草,应在作业最后一行下面第二行的右下端空白处写明批改日期。
(6)学生作业有错误,教师应在批改日期下一行,顶格写上“订正”两字,英语写上“correct”以便引起学生重视。
(7)对学生订正的作业,教师应及时认真批改,作出反馈,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清。
(8)若发现自己批改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坦然地向学生承认错误。
(9)语文教师重视习作草稿的修改,采取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特别要重视面批的作用。
(10)综合学科作业按照学科要求完成,要注重作业习惯和优秀作业的积累,美术、信息作业要注重优秀作业的积累,自然学科还要注重实验作业的记录,体育、音乐作业要注重作业的实践性。重视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3、作业的完成要求
(1)态度端正:
学生应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作业时认真完成,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2)书写工整:
写字姿势正确,书写端正,清楚,注意笔顺及规范。作业本上不乱写乱画,保持簿本整洁。
(3)用笔规范:
原则上低年级一律用铅笔书写,中年级逐步过渡到钢笔;四、五年级一律用钢笔或水笔,每个年级各学科应统有统一要求。
(4)注意积累:
指导学生准备好文件夹,整理积累好“乐学单”和各类练习,以便自行复习。教导处也会随机抽查“乐学单”的完成和批改情况。
三、加强监管 完善评价
1、把好作业的质量关。充分借助联盟体学校明德小学的作业资源,同时学科备课组长加强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班级学科教师因材施教,针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关注难易程度,设计好不同层次的作业。正视“托底作业”(配套练习册等),把基本作业量作为所有学生的起底练习,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尤其在艺术学科等综合学科上,把好关。教导处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检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2、做好作业总量监控。在年级组长统筹指导下,每天做好作业公示,每班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力求学生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不把作业带回家。同时做好班级每日作业总量汇总,并及时与班级学科教师沟通,共同控制学生个体的作业总量。
3、加大对作业的考核力度。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教导处加强监督和检查,并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接受学生家长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备课组和个人予以表扬。
奉贤区青村小学
2021.9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