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青村小学的“溪韵黄梅”小队迎来了主题为“抒家国情怀 闻戏曲飘香 品黄梅风情”的黄梅戏研学活动,开启了第二天黄梅戏文化之旅。
伙伴们首先来到了全国唯一一家黄梅戏博物馆。大巴车上,导游小卫姐姐告诉队员们黄梅戏起源湖北,兴于安庆。黄梅戏原名采茶调,是乡亲们在农作中演唱的一种歌曲。
安庆黄梅戏博物馆中展示着各种各样有关黄梅戏的事物。有漂亮精致的演出服装道具、名家介绍、手抄剧本、演出庆典的照片、伴奏乐器等。其中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戏神阁,小卫姐姐说这是从前演员们外出演出必带之物,不管走多远都要带着它,演出前进行祭拜以保佑演出顺利进行。伙伴们还观看了一些黄梅戏经典片段,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声声入耳。
之后伙伴们前往了被荷花环绕的黄梅阁,在这里有一个严凤英大师的雕塑上面写着“天上人间”供人们瞻仰,大家简单了解了这位黄梅戏大师的故事。午饭后,大家前往了严凤英故居,继续了解这位黄梅戏大师的故事。在这里,大家认识到严凤英有着一位唱京剧的父亲,四岁时开始学戏,十五岁便独自离开家乡进行闯荡,在混乱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幸离世。在这座充满徽派特点的房子里,大家了解了严凤英的一生。
伙伴们还来到了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校,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大家还有幸走进了室,观看了国家一级演员张萍老师就基本功的课堂教学,队员们都不禁感慨学戏的不易。回到住处后,认真完成课题小任务后,纷纷动笔记录下自己的体会。
晚饭过后,伙伴们驱车前往再芬黄梅公馆,观看了黄梅戏表演。美轮美奂的《天女散花》、带有讽刺意味的《过关》、英姿飒爽的《女驸马》、风趣幽默的《闹黄府》等,一个多小时的表演结束了,队员们都送去了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同学们议论纷纷,黄梅戏可真是精彩啊。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原来黄梅戏背后也有那么多的故事。
撰稿:小记者 付天屹 朱晨冉
审稿:宋嘉敏
摄影:潘丹英、宋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