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在这花香四溢的日子里,四(3)圆梦中队在辅导员张晓华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了青村镇吴房村,开展了以“我与吴房共见证 建党百年忆初心”为主题的“领巾社区行”活动。
红领巾小调研
队活动前,张老师鼓励队员们开展红领巾小调研。队员们通过采访爷爷奶奶,听他们讲述过去的生活,对比现在的幸福生活,从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爷爷奶奶们和蔼的面容,亲切的话语,热情地给伙伴们讲述着吴房村的变化。那一砖一瓦,一房一屋,能有如此的变化都源于党的建设与引导。老奶奶还自豪地说,你们现在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可都是国家开发的景点呢,等瓜果蔬菜成熟了,欢迎大家到时再来采摘。离别时,老奶奶说:“现在这里也变成了网红打卡地了,欢迎你们常来哦!”原来老奶奶也在慢慢的接受着新鲜事物呢!
郑子冉:
我们小队采访了一位老爷爷,爷爷家里有个很大的院子,爷爷说他从小就生活在吴房村,他们一家子很少去超市,因为他会自己亲手种各种蔬菜,比如小番茄、茄子、青菜、土豆,每天吃的都是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蔬菜。另外,老爷爷还有很多娱乐活动呢,比如钓龙虾、摘蔬菜等,老爷爷家附近还有个很大的舞台,每天晚上都会去跳广场舞健健身呢!老爷爷感叹道:现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开心,这要感谢国家感谢党!还希望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舔砖加瓦。
沈芊辰:
我们小队8位队员来到了一位老奶奶家里。老奶奶跟我们介绍了吴房村是一座百年老村,以前吴房村是“破、脏、乱”一派老旧气象,然后通过了房屋改造、环境改造等一系列建设,变成了现在的美丽新农村,更在2018年7月11日被升级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这里拥有万亩的黄桃林,带领着各行各业的人扎根在新农村。我们几位同学都被奶奶的话语所深深的吸引,她笑眯眯地跟我们讲着变化,从奶奶的表情,我能看出她对于百年吴房村的改变而高兴着……
红领巾乐实践
沿街前行,队员们来到了展厅,用双眼探寻着新奇的物品,用双手推起了石耱,用心感受着一滴汗一粒米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大家也正用双手体会着、用双眼捕捉着、用心的感谢着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是她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作为新时代少年,队员们要认真学习,学好本领,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贡献力量!
伙伴们又来到桃花林,满眼粉红色的桃花让大家想到了唐寅的一首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这样的春色,这样的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转眼就到了回校的时间,小青鸽们恋恋不舍,继续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美好的时光。
红领巾微感言
肖宛彤:
在一个明媚阳光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美丽的青村网红打卡村——吴房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园盛开的桃花,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还有那随风飘扬的柳叶、花红柳绿的美景、古色古香的复古建筑、现代派的壁画……顿时让我兴趣十足;在那里我看到了由砖头砌成的灶台,还有大大的水井,这可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听说这是用来烧水做饭的,还听住在村庄的老奶奶们讲述了吴房村的历史及来历,悠久的传统文化让吴房村变得更加的迷人。
吴房村真漂亮,它使我流连忘返,然而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真的要回学校了,于是我们相约下次一定再来。今天此行才知道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好的新农村,我为身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自豪!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王悦琳: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张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乡村——吴房村。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开得正艳的桃花,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继续前行,首先我们来到一个居民家中参观,几位同学分别对老奶奶进行了采访,交谈很是融洽,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关于吴房村的一些故事,最后同学们还和老奶奶合影留念。
接着我们继续沿路参观,对于拥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吴房村,我充满了好奇。从墙上的照片、电视里的记录片和遗留的物品之中,知道了吴房村变化的过程。看到现在的吴房村,同学们都感叹美丽极了,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赵浩然:
今天,我们四(3)中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了吴房村。首先,我们小队来到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小店,那里面的东西可都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用过的呢!还有我们喝豆浆所要用的石耱,旁边版面还有孔子徒弟的故事,上面描述了孔子的弟子当初最先来到的就是青村,所以说青村的文化可是很悠久的呢!
接着,我们采访了一位奶奶,奶奶告诉我们这里的特色是桃花,梅花等等……奶奶还自豪地跟我们说,你们现在所看到的美丽的房子和景色,可都是国家开发的景点,等果子成熟了也欢迎同学们再来采摘。
看着看着,时间过的好快,我们也该打道回府了。这次的活动太开心了,我一定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再去游吴房,美丽的吴房——等着我的再次到来哦!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队员们感受到了田园风光、人文历史;更加深了大家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向往。百年庆典到来之际,提前祝祖国繁荣富强,再创辉煌!
撰稿:小记者陆思羽
审稿:张晓华
摄影:家长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