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毛流浪记》有感
四(2)徐仁勇
《三毛流浪记》是画家张乐平爷爷的著作。读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三毛精神”深深感动。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孤儿三毛的流浪经历。他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解放前的上海。他孤苦伶仃,为了生活去四处流浪。他想过很多方法:帮别人擦鞋,但是工具又被警察没收;跟着师傅街头卖艺,但又经常被师傅打骂;无意中被小癞骗进了小偷团伙,又被逼着去偷钱包,但因为没偷到,而被爷叔殴打。后来他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做坏事了。三毛说:就算穷,也要穷得清白,坚决不能去当小偷。就这样,他靠着自己的坚强意志活下去。
三毛是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有一次他代替小男孩承担错误,自己却被关进了监狱;有一次他帮助跌倒的老爷爷,还把自己仅有的饼分给他吃;有一次他不顾自己的危险,去救落水的孩子;还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了一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他把婴儿放到了一家奶粉店的橱窗前……
这就是值得我们一直学习的“三毛精神”:意志坚强、善良、乐观……记得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老奶奶在乞讨,我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给她,老奶奶对我露出了笑脸,我的心里也特别开心。以后我也要像三毛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不怕困难,有一颗善良的心!
三毛没有饭吃,而现在的我们却挑食,不喜欢的饭菜就倒掉,我觉得这样很不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爱我们的家人和老师,是不是更应该好好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