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子的教育
读《家庭教育精选百例》有感
奉贤区青村小学 胡婷
2018年暑假品读了《家庭教育精选百例》一书,书中有很多家长分享了教育子女的案例,其中《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这个案例让我感触颇深。
文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为了让儿子高兴,便带着她去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来人往,煞是热闹,没想到才逛了一会儿,儿子就嚷着要回家,父亲很是疑惑,就蹲下身子问孩子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就在他蹲下的那一瞬间,他发现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人们不断移动的大腿,父亲恍然大悟,原来是孩子的身高限制了他的视野,于是,父亲便抱起孩子逛了起来,结果,孩子兴奋的再也不提回家的事儿。
故事中的这个父亲在儿子吵闹的时候,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蹲下了身子去跟儿子沟通,从而才会发现,原来儿子眼中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是那么的不同。
然而生活中有多少大人能够做到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呢?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
看完这个案例,我决定尝试着蹲下身子与孩子们交流。
一、做孩子的倾听者。不管孩子是对还是错,耐心地听他讲完,不要过早地下结论。听完了他的叙述,要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平等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老师和孩子间的平等,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有更好地实施的土壤。
三、爱的教育。孩子需要赞扬,就像树儿需要阳光雨露。孩子也需要批评,就像小树需要剪枝。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
其实,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我们关心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也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种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这样爱的情感毫不吝啬地投射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师生间一定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
学校和家庭都要努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既能满足孩子不断学习的需要,又对孩子没有过多的规定和限制,我们都要认识到,教育应该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应该让孩子自主地学习,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地成长。
奉贤区青村镇人民路373号 1872117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