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事项:学校课程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督导时间:10月20日下午
参与督学:沈辉、钱菊仙、盛兰新
访谈人次:18人
听课节数:2节
主要成绩:
根据校情与市课程教学计划规范制定学校年度课程教学计划,科目设置科学,课时分配合理,相关信息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开齐开足开好三类课程,严格落实基础型课程,科学设置五大板块“翔梦学科”拓展型课程,拓展型与探究型课程、“快乐30分”、“快乐星期五”等均有实施方案,“校园泥巴”等3个项目获区二星级社团、“舞韵莲湘”获区一星级社团。
学校将专题教育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合理安排专题教育内容,做到有课时、有计划。落实每周午会课的教育内容,如劳动教育、时事教育,“青芽阅读”,红领巾广播等;围绕每月教育主题,开展“四史”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等主题班会。“光盘行动”等三个项目收入“学习强国”APP。
学校全面推进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落实“三课(四课)、两操、两活动”,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制定方案,落实措施,以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加强乒乓球队、手球队、足球队等训练,每学年举行学生秋季运动会,开展学生体育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贯彻落实作业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制定“教师教育教学十项常规”、“教学‘六环节’规范”,规范学生作业、考试考查的要求,定期开展“六环节”常规检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乐学单”设计,优化完善“乐学单”,精选优选作业。同时把作业量控制、教辅材料使用与师德建设、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定期开展自查、承诺。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专课专用”措施,制定巡课制度,建立三级巡课机制,即:总值日每天随机巡课,教导处每周不少于三天巡课,每天年级组、值日老师全覆盖巡查,做好巡查记录与评价;认真做好非考试类学科的质量监控,开展“推门课”、“示范课”、“党团青搭档课”、“乐学杯”等教学研讨活动,关注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性评价。
学校定期对校园周边安全排摸,建立“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强化总值日校园内外巡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校门管控、疫情防控常态化,把好三道关“家门关、校门关、教室关”,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规范做好消毒工作,疫情防控落实到位,总体情况好。
主要问题:
1、专题教育实施过程中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专题教育教案缺少规范化、系统性。
2、教导处对教师调课把控监督不到位,对雨天体育课“专课专用”监督力度不够。
建议:
1、建议学校进一步落实《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加大对午会课等专题教育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同时要积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分工备课、集体研讨、共享教案、完善评价,切实做到专题教育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
2、建议要学校进一步完善调代课制度,加大对教师调代课的把控力度。同时,要进一步落实“专课专用”措施,特别是雨天体育课“专课专用”,要制定预案、落实措施、加强检查,确保每堂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