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 · 乐学
当前栏目: 工作计划
青村小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9-01 06:54:07   发布人:青村小学   点击率:

青村小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条线

德育(含少先队);   þ教学;        教育科研;

师干训;            人事;       总务后勤;

信息化;            安全;       工会;

主要

成员

陈海娟 邬春辉

杜爱芬

指导思想

学校以国家、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学习贯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指标》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抓手,围绕区“新成长教育”理念及学校三年规划目标,不断推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完善、落实作业科学设计与规范实施;围绕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以教学节活动为平台,全程关注课程与教学,推进课程建设,有序落实综合活动课程的研发与实施,有效落实“快乐活动日”、“330课程”,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加强“教育+互联网”新成长教育信息化探索,整体规划、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夯实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学校“新课程”、“新教研”、“新评价”,实现学校新发展。

工作重点及

措施

一、加强课程管理,提升课程质效

措施: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创新素养培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优质课程资源体系,丰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资源。

①抓实基础型课程。加强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不断推进基于“双新”的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转型,提高课程的质效。

②丰富拓展型课程。严格按市文件精神,结合课后服务“5+2”模式,提升学校课程特色,优化“快乐活动日”,开设好330课程,深化校园泥巴、舞韵莲湘、溪韵黄梅、中国象棋等课程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特色发展。

③推进综合实践型课程。积极实施小青鸽课程计划,创新设计“小青鸽”综合实践课程,扎实推进“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结合学校现有的活动基地、场馆、软件等资源,整合学科资源,融合校园节庆、主题活动,建立学科与活动的链接,提升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做实课后服务工作。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遵循愿留尽留原则,合理安排课后服务人员,在课后服务时间里,做好学生作业的答疑解难工作的同时,发挥多方力量,做好课后服务相关课程,丰富校内课后服务内容的形式。

二、立足课堂教学,探索有效“新课堂”

措施:聚焦“新成长课堂”的 研究与实践,树立质量意识,抓住课堂教学源头,把好每一位孩子的学业质量关。

严格落实教学“五环节”,精准落实标准,深入研究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阶思维的习惯和品质,引导学生有效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②根据新课程标准,不断研究符合学校实际的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形成体现学科思想方法和创新思维的新成长课堂教学模式。

③继续发挥“绿色学业”质量评估导向作用,研究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的评价,优化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积极组织、参加好四年级学生的绿色指标调研工作。

三、优化学生评价,激发学生新活力

措施: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构建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与考试评价机制,强化对爱国情怀、创新思维、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交往、学习目标等方面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激励的作用,结合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中小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指数,全面综合评估学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②遵循“看起点比发展”,既关注合格程度,又关注进步程度、努力程度,要结合《奉贤区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方案》完善好学校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方案。

③在疫情期间,更要做好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融合,确保评价真实全面,多方面给予学生多维度的评价,考察学生进步程度,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优化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质效

措施:市级大调研迫在眉睫,学校规范各类教研活动,以学科专题活动为依托,开展形式活、内容实、理念新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教研质量。

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步入教学门槛;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卓越教师“乐学杯”课堂教学展示),向全体教师辐射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引导全体教师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践”的意识,通过“问题——实践——反思——再实践——提升”的研究环节,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教研组要通过问题研究,形成书面的成果(论文、案例)。全面做到教研活动专题化、规范化、实效化,力求每次教研活动做实做细。

持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研究,充分使用好“空中课堂”优质资源,形成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优化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不断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提质增效。

依托资源联盟体,加强与联盟体兄弟学校牵手同行,以实现互动互享。主动与明德小学优秀教师进行师徒结对,邀请盟主学校来我校进行学科视导,邀请联盟体的区名师等传经送宝,共同探求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五、关爱学生,提高毕业班质量

措施:分析现状和问题,做实五年级毕业班的教学与管理。

召开好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家长会、毕业班学生会,每次会议做到突出主题,统一思想,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心理关爱和疏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改进不足。

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好命题研究,积极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

六、小幼衔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措施:明晰要求,做好一年级的小幼衔接工作。

制定《2022学年一年级入学适应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并加强对一年级任课教师的培训。

班子人员分工进入一年级课堂进行观课,从课堂教学、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并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提出改进意见,使入学适应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落实《青村小学一年级入学适应期“综合活动”评价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0月初开展一年级入学适应期成果展示活动

七、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措施:继续推进“乐学 明道 提升”培训项目,促进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区卓越教师和镇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命题设计、核心素养立意的大单元作业(“乐学单”)设计为突破口,开展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利用联盟体和本校优质师资力量,继续做好新教师、职初教师分层带教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联盟体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八、深入信息化教育,推进智慧课堂

措施: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促进“互联网+学科”融合。继续加强钉钉平台使用的培训和实践,尤其是一年级师生及家长的培训,做到人人会使用,为特殊疫情下的线上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海微校、区“云课堂”系统的学习和应用,用好优秀资源,聚焦单元教学、核心素养,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有效融合,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继续组织好学校全体教师参加好新成长课堂教学录播课展评活动、新成长智慧课堂教学交流和评选活动

九、统筹各项工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措施: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做好课后服务、学籍管理青芽图书馆专用室管理快乐活动日、优化教学资源库等工作。

行事历

周次

/日期

主要工作(周内完成

主要工作
(时间跨度长,月内完成)

月份

暑期

准备周

1、一年级新生招生、分班工作

2、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3、教师课务安排

4、制定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

5、学科大单元作业设计

6、1、教研(备课)组长培训(1):  ①解读教导处计划   ②本学期大调研工作研讨、布置  

1、科学合理进行课务安排

2、有效制定计划,确定活动专题

7/8

1

9.1-9.2

1、一年级入学适应期工作布置

2、学籍管理:转入转出学生学籍统计、上报工作

3、教研组长制定教研计划

4、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5、“快乐活动日”项目报名

1、加强教育教学“十项”常规检查

2、一年级入学适应期工作

3“快乐活动日”项目、人数调整

4、课程大调研推进

9

2

9.5-9.9

1、备课组组活动:学科第二单元的单元作业设计研讨 (关注作业的差异化设计)

2、“快乐活动日”正式开始活动

3、教学计划检查(分管领导)

3

9.12-9.16

1、教研组活动解读本教研组计划 ②研讨本组研究课题或专题

2、教学“六环节”规范:第一轮随堂听课(班子成员)

3、课程大调研各学科组开展自查活动

4

9.19-9.23

1、备课组活动(学科作业设计研讨——差异化设计

2、教学“六环节”规范:第一轮随堂听课(班子成员)

3、毕业班教师会议

5

9.26-9.29

1、教学“六环节”规范:教学设计检查1(教研组长)

2、教研(备课)组长培训(2):新课标的学习和研讨

3、智慧黑板的培训与指导

 

6

10.3-10.7

1、国庆假期

 

1、开展好教学节活动

2、加强教育教学“十项”常规检查

3、“快乐活动日”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教师全员培训(3):新成长课堂教学模式;绿色指标工作

5、学业质量监控工作(阶段性)

10

7

10.10-10.14

1、教研组(备课组)培训(3):大单元教学改革下,新成长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四年级绿色指标工作研讨。

2、教学节活动:卓越教师展示课、“乐学杯”教学评比(评比课)

3、教学“六环节”规范:学生作业及批改、辅优补差、听课笔记检查1(分管领导)

4、一年级适应期展示活动

8

10.17-10.21

1、备课组活动:学科作业研讨(完善),听课、评课(每个教研组2节、备课组1节

2、课程建设:课程大调研工作

3、教学“六环节”规范:教学设计检查2(教研组长)

9

10.24-10.28

1、教研组活动:加强辅优补差工作研讨

2、年级组自行安排质量监控(年级组长协调)

3、一二年级(第二轮)观课活动(组长)

10

10.31-11.4

1、教研组(备课组)培训(4):阶段性教学质量分析研讨

2、教学“六环节”规范:第二轮随堂听课(教研组长、部分备课组长)

3、一二年级(第二轮)观课活动(组长)

1、阶段性质量监控,提升学业质量合格率

2、加强教育教学“十项”常规检查

3、校本特色课程项目的推进

4、“快乐活动日”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乐学杯”教学评比、总结

 

11

11

11.7-11.11

1、教研组活动:质量分析,落实措施

2、教学“六环节”规范:第二轮随堂听课(教研组长、部分备课组长)

12

11.14-11.18

1、教学节工作总结

2、明德资源联盟体视导

13

11.21-11.25

1、教研组活动:① 学生作业布置、学科作业“乐学单”批改、讲评、辅导交流展示   “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自查、交流

2、开展好读书节活动

14

11.28-12.2

1、备课组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2、教学“六环节”规范:学生作业、“乐学单”及批改、辅优补差、听课笔记检查2(教研组长)

1、辅优补差,减负增效

2、加强教育教学“十项”常规检查

3、线上线下课堂教学融合展示

4、“快乐活动日”部分项目或作品展示

12

 

15

12.5-12.10

1、教研(备课)组长培训(5):① 期末质量监控工作研讨命题设计

2、教研组活动:复习计划研讨制定

16

12.12-12.16

1、备课组活动(语数英):学科命题工作研讨

2、其他教研组做好命题工作研讨。

3、教学“六环节”规范:教学设计检查3(部分备课组长)

17

12.19-12.23

1、教学“六环节”规范:复习计划检查(分管领导)

2、拓展课课程(小主综课程)期末展评

18

12.26-12.30

1、备课组活动:学科综合评价研讨

2、综合学科评价工作启动

19

1.2-1.6

1、低年级学科知识能力综合考查

2、复习迎考

 

1、阶段性学业综合评价

2、特色工作交流

期末考查

3、教学工作成绩汇总

2023/1

20

1.9-1.13

1、期末考试(考查)

2、教学质量分析

 

21

1.16-1.18

1、教研(备课)组长培训(6):重点或特色工作交流

2、教学资料整理、装订

 

注:以上行事历根据专题活动方案及“每周工作安排”会有适当变动。

 

负责人:  陈海娟、邬春辉         20228月23日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上海奉贤区青村小学
联系电话:(总机)57561388 学校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人民路37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