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小学、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太平小学、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和镇中心完小联合开展了“新课程 新成长——注重动手实践,打造思维课堂”线上数学教研活动,三所学校的领导和全体数学老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青村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杨颖主持。
在本次的教研活动中,周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角形的分类(2)》一课。周老师围绕“用三根小棒搭三角形”与自我展示“我的三角形”两个流程,让学生拼一拼(动手)、分一分(动眼)、取名字(动脑)、定义(形成概念)使学生的各种器官都参与探究当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使得概念的形成有序、有根、有效。同时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活动为基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操作,会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既解决了数学问题,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还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快乐。一举几得,收获满满。
评课活动教师们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孙刘利、胡婷和俞国平老师肯定了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教法学法应用得当,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知识探索的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也提出独特中肯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
永和镇中心完小的闫智勇老师通过线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指出周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孩子都动起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摸索得出。
余庆县太平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石桥老师针对周老师的课堂,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活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点评。
最后我校数学教研组长杨颖老师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了简单的交流。她特别指出动手操作活动要做到全面,特别关注学困生操作,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搭配分组,鼓励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教”而有道,“研”而有法,教研相长。通过此次两地三校的联合数学教研活动,让老师们与贵州学校的教师队伍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智慧碰撞,搭建了一个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同一个课堂,同一个梦想!我们数学组的教师们在今后的专业成长路上会不断前行,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撰稿:杨颖
摄影:孙刘利
审稿:施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