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事项:劳动教育“回头看”
督导时间:10月20日下午
参与督学:钱菊仙、盛兰新
访谈人次:8人
听课节数:2节
主要成绩:
学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和德育工作计划之中;加强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制定学校劳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劳动教育管理网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制定了较为完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各板块劳动教育内容较为清晰,具有一定可操作性。
学校不断拓展劳动教育途径,增强学生劳动实践体验。一是落实劳技课程,稳定师资队伍。劳技高级教师校长亲任劳技教学,其余劳技教师均为校级骨干;执教教师积极参加市网络和区教育学院的各项培训,制定教学计划,重视二度备课,有效开展教学。二是积极开发劳动拓展课程,如校园泥巴、刻纸、钩针等,校园泥巴为区二星级社团。三是学校坚持把劳动教育与学生个人、校园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真正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学校不断探索劳动教育协同实施机制,发挥共育合力。一是以家庭为基础,落实家庭劳动岗位。细化各年级家务劳动内容,明确岗位要求,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学会自理;二是以学校为主导,落实校园劳动岗位。每周一“爱校日”劳动,班内12个流动岗位,绿化养护、卫生包干等,学会负责。三是以社区为依托,落实社会劳动服务岗位。如“领巾社区行”活动,各年级五大劳动基地实践体验,美化街道、清洁河道、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让学生感受劳动快乐、劳动最美。学校还重视对家长劳动观念教育,借助V校平台,收看劳动教育讲座,开展热点问题大讨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教育观念,明确家庭劳动教育责任。
学校多形式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如:“香满青小”种植节,让学生种植花卉,撰写观察日记;“学生午餐自我服务体验”,自己取餐、清洗碗筷、清理桌面,学会自我管理。校园“一米菜园”蔬菜种植,“尚德杯”系列劳动教育主题班队会评比,“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活动,“领巾社区行”劳动实践体验,中版书房的“一日店员”,每月劳动家庭作业《青小家务劳动任务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人生在勤,劳动最美,真正将学生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学校不断探索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把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劳动成果作为日常考评内容,把劳动教育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班级“劳动之星”和学校“十佳劳动之星”评选有机结合,对表现优秀学生予以表彰,以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之中,让劳动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并将学生劳动教育情况、评价结果记入《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
主要问题:
1、全体教师、家长劳动观念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2、校园劳动教育氛围、劳动文化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与深化。
3、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形成。
建议:
1、建议学校要把对教师的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劳动观念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家庭劳动教育责任,主动指导和督促孩子完成家庭、社区劳动任务。
2、建议学校要结合校情与实际,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如,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深化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设立劳动周,举办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3、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梳理与整合现有劳动教育评价手段,建立健全多元化、全方位、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